2009年2月13日星期五

大山深处的光棍们(二十九)

26

天亮后,录像不再放了,铁门打开,看录像的人开始出门,录像厅老板吆喝着睡着的人。过足录像瘾的狗儿推醒枕在他腿上的豹子哥,站起身来才感觉右腿被压得发麻,蹒跚地跟着豹子哥走出录像厅才恢复知觉。

  他们赶到车站一打听,得知有七点钟发夹马池的客车。两人在站外吃早饭时才听人说今天是中秋节,匆匆地吃过早饭,买上十多个包子和几个馒头,在站内的小卖部称了四斤月饼就买票上车了。

  一夜没合眼的狗儿在车开出去没多久,就靠在豹子哥肩上睡着了,一直睡到目的地,豹子才叫醒他。下车后,狗儿发现这不是一个乡场,不远处只有一个小寨子,疑惑地问:“这就是夹马池?”

  “不是,这是覃家寨,从这里上坡回去还近一些。”豹子指了指后面不远处的一条山路。

  翻过覃家寨这座大山后,下了一坡,又翻更高的一座山,到了山顶,豹子指着前方的一座山峦对狗儿说:“你看,那就是榉木坡了,再翻两重坡就到了。”

  狗儿觉得今天走路很累,脚特别软,但怕豹子哥感觉他是一个累赘,只好硬撑着赶路。到了一个小山泉处,两人喝过水后,拿出带上的包子和馒头充饥,狗儿借机说:“吃饱了再走,看都看得到了,不着急!”

  豹子笑着说:“晓得你累了,想歇气。录像看得没力气了吧?”狗儿笑着默认。

  两人正坐在一块石头上啃着包子和馒头,一个四十来岁的人赶着六头牛朝他们走来,一看就知道是牛贩子。牛贩子到了山泉处喝过水再让牛饮。见牛贩子站在那里看他们,豹子招呼道:“伙计来吃两个馒头。”

  牛贩子也不客气地过来先拿了一个包子,一边吃着一边聊起牛生意来。牛贩子夸着他买的那头黑脖子黄牛:“你们看那身坯好壮实!那身架是‘前腿可放斗,后腿夹死狗’,力气大,才一岁多,正开始得力。我东说西说,才花六百块就买来了。要不是主人家要出去打工,肯定舍不得卖。”

  “那你弄到外面去要卖好多钱呢?”豹子闲聊式地试探。

  “卖得好要卖一千多点,最少也要卖八百。”牛贩子有些得意地说道。

  “我拿八百你卖不卖?”豹子看着这头牛,有些动心了。

  “你要,拿个本钱牵去就是。”牛贩子充豪爽地做着顺水人情。

  “当真?”豹子笑着说。

  “当真,你要你拿去。”牛贩子还以为豹子是在说着玩,也量他这山里年轻身上拿不出六百元钱来,落得他说大话充大方。

  当豹子从衣蔸里掏出一叠百元大钞时,牛贩子有些傻眼了,硬着头皮接过豹子递过的六百元数了两次,再一张张地照着弹着辨别真假。豹子见牛贩子对钞票无疑后,再数给他六十元:“给你六十块钱辛苦费,凑个六六大顺。”然后走去牵着那头黑脖子黄牛跟牛贩子道过别,就和狗儿上路了。

  狗儿也是直到豹子把钱递给牛贩子后,才相信豹子哥不是跟牛贩子说着玩的,转眼间就牵着这样一头漂亮壮实的牛回家,狗儿一下子又来了精神。

  他们牵着牛刚走到了家里院坝,正做着糯米团的狗儿妈起身诧异地说:“你们从哪里弄头牛来?”随即跟蛮牛大步走出来。

  “狗儿买的。”豹子对狗儿妈说。

  “哪是我买的?分明是你买的!”没回过神来的狗儿立刻辩解道,仿佛遭冤枉了一样。

  “我土都不会铧,我拿牛来做哪样嘛!”狗儿这才明白豹子是给他家买的牛。

  豹子把这次套到獐子买了三千元的事对狗儿妈说了,说路上遇到牛贩子,牛贩子说这牛好,他觉得便宜就用该分给狗儿的钱买下了。狗儿妈听后说道:“恁个啷个要得哦,狗儿和你一路不拖累你就算好的了,你还给他分哪样钱嘛?你搞得我们都不好意思了!”

  当豹子再数八百给狗儿妈时,狗儿妈推过认真地说:“这牛我们就算收下了。你还说哪样平半分,就把牛也牵回去,我们哪样都不要。”豹子见狗儿妈这样执拗,只好作罢。

  蛮牛先牵着牛在坝子里走了一圈,再把牛的嘴掰开仔细查看。豹子自己不太会看牛,把牛贩子夸牛的话对蛮牛说了一遍,蛮牛看过后亲热地抚摸着牛说道:“不假,是头好牛。”

  “长得这样壮实,当然是好牛!样子也乖,角弯弯地朝前,一看都好雄,还有这毛色油光水滑的从颈子黑到前脚变黄,到屁股上又变黑。”狗儿妈满心欢喜地摸着牛附和道。

  蛮牛让狗儿妈外行的评论逗笑了:“那到不是你说的乖就好,不光要看身坯身架,还要看槽口(牙齿)和舌头,槽口好才吃得,吃得才有力气,还要看背上的旋,背毛起的旋越少,岁数就越小。它肯定饿了,我去给它弄点吃的来。”

  回到堂屋,狗儿妈打来一盆洗脸水端给豹子说:“先洗帕脸,一会就吃饭。我晓得你们今天要回来过八月十五,菜豆腐都推起了,腊也煮好了,切了下锅炒起就吃。 ”

  蛮牛割了一捆红苕藤回来时,见蛮牛家院坝拴了一头牛的光棍们也陆续前来观赏,各显内行地评头品足,赞美、羡慕之情溢于言表。蛮牛乐滋滋地看着这头他心爱的牛,喜洋洋地听着别人的赞美。

  由评牛引伸到论人,有人说蛮牛有妻运,狗儿妈带财;有人说‘猪来穷,狗来富’,一语双关指狗儿带财。

  狗儿妈弄好饭菜,客套地招呼大家吃饭,除了冉老怪、水牯和大雁娘儿俩留下外,其他人客气地谢过后,回家去吃中秋节的团圆饭了。

  大家热热闹闹的吃得酒酣耳热时,狗儿妈从锅里捡出一大盘热腾腾的糯米团端上桌来:“八月十五兴吃这个,吃个团团圆圆。”

  圆圆洁白的糯米团每个下面都垫着一张墨绿的柚子叶,煞是好看诱人食欲。糯米团有这光滑的柚子叶垫着,蒸时不粘篦,吃时不粘手也不粘叶,还有一股浓郁的柚香。一口咬去,里面包的是捣碎炒熟了的葛豆放入姜米等香料的馅,香气扑鼻;嚼在嘴里香粉软糯、美不胜收。

  豹子喜欢吃糯,一个糯米团咬上两三口,手里就只剩一张柚子叶了。大雁娘看着豹子美滋滋的吃相说:“喜欢吃糯的人心肠好!”

  吃着米饭的冉老怪拈着一个糯米团,捏腔拿调地说:“那我下蛮再吃一个,不然伯娘要说我毒心毒肠了!”冉老怪这一说,把大家都逗笑了。

  大雁看着豹子,心时想着:果真“喜欢吃糯的人心肠好”?再用余光看看一身光鲜一脸灿烂的狗儿,打心眼里觉得豹子心肠确实好,只从他看狗儿的眼神,就能感觉到他是全身心地爱着狗儿,这让大雁非常地佩服和羡慕。

  看着豹子和狗儿幸福满足的神情,再把视线移到水牯身上,大雁心里生出些许缺憾,这个阳刚十足的男人既让他喜欢,又让他觉得缺少点什么。水牯与刘幺毛迥然不同,刘幺毛以前每天都要来看看他,就是他在地里干活,也要寻机“路过”说上一会话,感觉得出那一份牵挂和依恋。水牯跟他有了这种关系后,只是多了朋友间的亲近感和随和感,对他没有丝毫恋的感觉。有时几天消失得无影无踪,他也不知其去向,让他感觉被冷落的同时也牵肠挂肚,时常远远地盯着水牯房前空荡荡的院坝发呆;有时分明在家也几天不打个照面,多是他忍不住跑去看他,水牯来找他也多是在晚上来轻轻叩他睡房的后门。
大雁也不觉得水牯是没心没肺的人,有时赶场回来给他带几个包子或敲几两苕麻糖,让他暖流遍体。水牯刚健多毛的身体也让他迷恋,温暖结实的肌肉带给他销魂快感和征服欲的极度满足;同时,水牯那炽热的欲望和强劲的挤压冲撞,也让他浑身软绵绵地生出莫名的心理满足。

  水牯跟大雁朋友式的交往,让大雁理智中也觉得就该这样,还想着“酽络(亲密)很了还不好,迟早要让人说闲话”。但这种不“酽络”又时常让大雁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,感觉心无所属、情无所寄。

  吃过晚饭,湛蓝的天空已挂上了一轮满月。喝茶赏月时,豹子才想起还有月饼,拿出来放在桌上请大家品尝。冉老怪与大雁分食一个月饼后就起身告辞,水牯也随之而去。

  “他们肯定是‘摸秋’去了,隔一阵我们也去。”大雁娘看着两人的背影,轻声地说道。

  “婆婆,‘摸秋’是做哪样?”狗儿不懂“摸秋”。

  “就是去偷别个的瓜。”大雁娘说。

  “你乱说些哪样哦!”狗儿妈笑话大雁娘发神经似地开这种“栽脏”性的玩笑。

  “哪个是乱说嘛,你们那里没有这种风俗吗?八月十五也是‘偷瓜节’。”大雁娘笑着说。

  狗儿妈还是难以置信地看着蛮牛:“真的有这个风俗呀?”蛮牛点着头肯定: “是真的。”

  见狗儿妈将信将疑,大雁娘、大雁和蛮牛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了“摸秋”的来历:

  相传在古代,土家山寨住着一对壮年无子的夫妻,男的叫春牛,力大汉子粗,为人憨厚老实,时常为寨子上的孤儿寡母帮忙出力。女的叫云芝,对人热情大方。偏偏这两口子结婚二十多年还没有抱子,寨子上的人们都很同情他们。

  每逢八月十五中秋节,寨子上其他人家团团圆圆,热热闹闹。唯独这两口子躲在屋里四目相对,凄凄凉凉。有一年八月十五这天,寨子里几个好心的媳妇,为了使他们两口子也高兴地过一个中秋节,便想了一个主意。

  满月升起时,几个媳妇便邀约起在一家瓜地里偷摘了一个大冬瓜,用红布包成一个婴儿的样子,就抱到春牛家里去。两口子见几个媳妇嘻嘻哈哈地进门来了,赶忙招呼他们坐。

  几个媳妇把假孩子放在床上,就装模作样七嘴八舌地说开了。其中一个媳妇说:“春牛大嫂,我们今天给你们送喜来了……”两口子心里明白,每逢八月十五,为了让他们不孤单,都有几个好心的人来凑热闹。也就没在意,只是忙着给这几个媳妇沏茶。

  一位媳妇见春牛两口子无动于衷,就急了,装着认真的样子,拖住云芝的手说:“是真的,我们在寨口捡了一个细娃,专门抱来问你们要不要?如果……”话还没说完,两口子脸上变了表情,眯起了满脸的笑纹。

  春牛两口子高兴极了,迫不及待地奔到床前,解开红布包一看,是个冬瓜。两口子你看我,我看你,伤心极了!几个在一边偷偷发笑的媳妇看到他们伤心的样子,也收住了嗤嗤的笑声。

  就在春牛两口子伤心地转身离开床前的那一瞬间,云芝的眼睛突然被床上的冬瓜发出的光亮刺了一下,她又调过头朝床上的冬瓜看去。只恍恍惚惚地觉得冬瓜正中央慢慢裂开了一道缝,缝越开越大,里面有一个又白又胖的男孩在动,她以为自己看花了眼,用手揉了揉再仔细一看,冬瓜里实实在在有一个孩子,她突然惊叫起来:“春牛!春牛!快来,你快点来看!”春牛和几个媳妇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叫吓呆了,以为是云芝想孩子想疯了。当春牛跟几个媳妇急忙奔过去时,一眼便看到床上的冬瓜完全裂开了,一个白胖胖的男孩正从里往外爬,大家全都惊呆了,云芝一把抱起孩子,紧紧地捂在胸口。

  不大一会,全寨的人都举起火把挤满了春牛家院坝,来看稀奇。春牛家的房子周围被照得一片通红。

 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村村寨寨。从此,每年的中秋夜,人们就去瓜地里、瓜棚下偷瓜。把偷来的瓜作为最珍贵的礼物送给亲朋好友。如果是把偷来的瓜送给没有孩子的家庭,还要敲锣打鼓、放鞭炮,这家人还要办酒席招待。

  在偷瓜时不能让主人家发现,若发现了就失去了“偷”的意义,这说明你今年运程不好。第二天,失瓜的主人家看到新摘的瓜蒂,决不吵闹,一笑了之。

  狗儿觉得这 “偷俗” 既稀奇又好玩,早已按捺不住想体验一把,心里盘算着怎么去“偷”一个大南瓜送给豹子哥。

  蛮牛担心已经出怀的狗儿妈摔着,让她留在家里。狗儿妈站在堂屋,看着他们老老少少轻手轻脚鬼鬼祟祟地走向田间地头,忍不住好笑。

  在偏远闭塞的土家山寨,除了“摸秋”,还有几种别开生面、饶有风趣的“偷俗”,这“偷俗”不仅不为土家族人所唾弃,而且还颇受赞赏,并流传至今成为美谈。

  土家人修建房屋时,很看重堂屋正中脊上横搁的那根大梁,梁的中央绘着太极图,两头分别写着“荣华富贵、金玉满堂”等字样,画着“日月、乾坤”等。修房时都要择黄道吉日举行“上梁”仪式,梁放上屋脊时还要在上面甩“抛梁粑”。但这根大梁却偏偏是要偷来的才好,去偷做大梁的树木,叫“偷梁树”。

  修房前,主人选择偷梁树的人家必须是会骂人的,骂得越凶,住在这房子里才发家、发人、发财。然后在这家人的山头上悄悄相中粗壮高长、枝繁叶茂的杉树,粗壮高长象征家大业正又长久,枝繁叶茂预示子孙兴旺后人多。到了上梁的前一夜里,主人请来几个强壮的后生,来到事先相中的那棵树下,先点燃三柱香,烧上一叠纸,拜过山神土地,再念上几句吉祥的词就开锯。锯倒树后,根据房屋大小量好尺寸裁断,主人把用红布包着的十二元钱放在树桩上,另外四人把梁木抬起就走,中途不能歇气不能讲话,抬到主人家放到木马上由木匠加工成大梁。第二天,树主看到树桩边的香灰纸灰和树桩上的红包后,明白自己的树被人偷去做了梁木,即使知道是谁家偷的也不去追究,也不气不恼。少不了心平气和的骂上几句,拿着红包就回家去了。

  “偷俗”中还有“偷衣禄碗”。土家男女结婚时,接亲的人在新娘家吃完饭后,悄悄把碗藏起来。到了男方家后,再把“偷”来的碗从身上取出来,走进厨房,乐呵呵地等男方奖赏,男方家的人也高兴,按偷得碗的数量,每只碗奖赏一大坨猪肉,偷碗者皆大欢喜。土家人称这偷来的碗为“衣禄碗”,偷得越多越好,表示新郎新娘今后荣华富贵、丰衣足食。

  土家风俗中,除了这些表示祝福和吉祥的“偷”趣外,生活中还有借人运气的 “偷猪潲瓢”。如果哪家喂养的猪不肯长,又容易生病或死亡,就叫做“血财不旺象 ”。这家人就要想方设法去“偷”那些喂猪肯吃肯长、年年杀大肥猪的人户的猪潲瓢。这一招还很灵验,只要把人家的潲瓢偷来后,家里的猪儿肯吃肯长,顺顺当当地等着过年杀肥猪。

  不大一会儿,豹子“偷” 来一个大冬瓜送给狗儿妈,蛮牛“偷”了一个大南瓜送给大雁娘,狗儿“偷”一个大南瓜送给豹子哥,大家沉浸在这“偷”趣的刺激和欢娱中。狗儿跟豹子哥回他家时,蛮牛要豹子他们明天来帮他建牛棚,今晚只好把牛拴在屋檐下了。

  大雁“偷”了一个老南瓜,一路上躲躲藏藏,怀着莫名的兴奋去送给水牯。当他蹑手蹑脚地走进水牯的堂屋时,听到水牯睡房里传来粗重的喘息和压抑的呻吟,还有床铺发出的有节奏的吱嘎声。

没有评论: